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馆动态 >

洞见 | 让渔回家,回谁的家

时间:2020-01-10
 智渔 智渔

编者按

 

2020年1月4日,海南省规划展览馆隆重推出《让渔回家》影像展,这是智渔联合海南水印天视觉传媒有限公司开展的海南渔业文化搜整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开展第一天,主创团队和媒体人跟公众面对面,聊了聊他们眼中的渔业、渔村、渔民。

 
 

为什么选择
智渔?

 

讲述者:刘禹舒
海南省规划展览馆
馆长

 

 

 

 
   
2018年12月10日,初识韩寒,她想了解乡镇渔村基础设施的规划问题。
 
第一印象是这个名字特别,第二印象是这个姑娘特别,好奇于她为什么从事业单位辞职去做公益?本土做公益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情怀?到底想干成什么事?
 
约见面之后,我们聊了许多关于渔村现状和规划,还有智渔在做渔业科研的事……海洋是我省的最大优势和资源,当时对智渔是有所期待,并持续关注她的信息,与国家级科研机构合作、参加联合国渔业论坛、筹办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亚洲环保创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做渔业文创……

 

 

某天,在她的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我说“公益人自己都是发光的”,她回复说“有一颗公益心,都能自己发光”。嗯!有情怀!赞!
 
2019年10月,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我来到省规划展览馆工作。展馆是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下属的事业单位,涉及到山水林田湖海的方方面面。看到智渔在三亚海洋公益论坛的影像展,海南本土机构创作,深入生活、淳朴赤诚,符合定位!

 

 

第一时间,邀约韩寒来展馆做公益活动,心有灵犀、一拍即合。用很短的时间,《让渔回家》影像展海口站就开展了,非常巧合的是主创孙诺刚刚为展馆拍摄了10周年的宣传片。
 
相信《让渔回家》仅仅是智渔、水印天、展馆合作的第一步,海南的自然资源、渔业产业、规划要素要讲的故事很多很多,期待精彩!
 
 
 

 

 

 

智渔如何结缘
水印天

 

讲述者:韩寒
智渔创始人

 


 

 

 

大约是2018年中秋前后,偶然看到一篇推文,瞬间,我被其中的几张渔民特写击中了。应该说,反映渔民的摄影作品并不少见,但这几张给我的视觉冲击一扫往日同类作品的阴沉悲凉,透着溢满生命的张力。而伴随影像的文字更是细腻而犀利,铿锵有力。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叫“还看”的公众号,时不时回过头去“看了还看”,并立刻联系公众号后台申请转载了他们的几期文章和摄影作品。

 

 

没过多久,偶然发现有个朋友认识这个摄影师,我就想去跟摄影师合作,但那个时候我心里还没有特别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直到2018年底某天,我突然萌生了要人文角度去“呈现渔业”的想法,倡导文化多样性与包容。于是,有了那天下午和孙诺及他的合伙人吴元亮在“水印天”工作室的第一次见面。

 

2019年1月初,我们第三次见面,亮哥连问了我几句“智渔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来做这个事”,我被问住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要非常感谢他们,让我对智渔的价值主张有了更多的思考。而今天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对话笔记,非常有意思。我们一开始的确是模糊的,也是有迟疑的,但庆幸的是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更勇敢一点的主动往前走一步。双方由最初的陌生、试着来,到现在的那份默契与信任——2019年我们一起完成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一小步。

 
 
 
 

 

 

摄影师为何
关注渔民?

 

讲述者:孙诺
水印天创始人

 

 

 

 
我原来大学的专业是学画画、设计的,但是,我尝试了很多以后,发现我画的东西并不能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在无意中接触到摄影,发现摄影就完全可以表达了,于是决定用影像代替画笔,把所思所想完全交给影像,让影像自己“发声”。
 
我从几年前开始就一直在拍海口的骑楼老街、新港码头、莺歌海的盐田和渔村,拍着拍着就觉得应该把全省的这些犄角旮旯都拍了,拍着拍着,这就成了我的习惯,总是习惯性地、自然而然地做这个事情。

 

 

在拍摄渔村和渔民的过程中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经历,有一次,两个渔民见我老在他们那边晃,他们以为我听不懂海南话,他们用海南话在讨论我是不是大陆人,说要把我脱光扔海里,看我白不白就能分辨了(笑)。
 
我感触很深,他们这个文化和思维方式,跟大自然的契合度很高,生活就在海边,拿海水刷锅,拿沙子填充木头,抬头就是天,低头就是海……  另一方面,我能感觉到,渔民是很热爱生活的,他们很尊重生命,不管是出海和返航,团体很和谐,比如,(乐东)尖界那个地方,一个人吼一声,附近所有人都过来帮忙推船,这也是我以前拍的《渔岸非渔》系列所要呈现的。

 

 

我平时不太说话的,很少说话,想表达的都在我的影像作品里了。我希望继续这样拍下去,但我们还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让渔回家"就是
让渔民获得尊严

 

讲述者:王军
海南日报高级记者

 

 

 

 
这纪录片真的让我很震撼,感动……(一度哽咽)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较为系统地呈现海南的渔业、渔民、传统意义上靠海吃海的人群。不仅弥补了我个人很多认识上的不足,更让我前所未有地看到我们在直面一个长期以来很多人、机构,甚至是政府都没去关心的问题。

 

我在海南工作生活近三十年,始终是一个媒体人。在空间、时间、自然环境、人的生存状况急速变化的过程中,非常遗憾的是,以海为生民众的生存状况没有被真正关注。

 

 

我对这个项目的推动机构,对拍摄团队,对每一位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心存敬意。

 

五十块钱对于在海南渔村,如家里要给上初中的孩子拿五十块钱去充手机话费。孩子的母亲如果在儋州白马井,她需要一天上船下船搬东西来回60多次才能挣到这五十块钱。如果他的母亲在乐东莺哥海的海边,她要早上4点多起床,要剥上千只虾。

 

 

这些处于食物链最底端的、为生存奔忙的渔民,在渔业资源枯竭的背景下,提出“让渔回家”!就是要给他们尊严,关注他们就是给他们尊重!

 

出海的人,在船上都不穿鞋,盘坐在甲板上,手自然会放在脚边,自然而然地就会去抠脚。很多初来海南的人看不起这个,认为这不文明。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方式是与自然契合的、自然的。当他们有足够的话语权时,这一行为会被认为是风俗,是习惯,是应被尊重的。
 
在陆地文化或中原文化里,好吃的东西只用一个字“甜”来表达,不好吃的东西用一个字“臭”来说明会被认为是词汇贫乏。在海上风大浪急时,喊出一个字许就能救回一条命。这是海上渔民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是应该被尊重,被欣赏的。

 

 

《让渔回家》项目的展开,首先可以让众人了解、关注到这群没被尊重的海上、海边的渔民群体。了解、关注是心生尊重之情的开始。

 

面对渔业资源保护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工作在岛上的人时时面对尴尬。你面对待售的野生鱼,你去购买,是鼓励渔民出海捕捞,甚至是过度捕捞。你不去消费,渔民则没有收入,没有养家糊口的生存基础。

 

《让渔回家》呈现了渔业、渔民、传统意义上靠海吃海的人群和社会发展共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从面对问题开始,《让渔回家》正在面对……

 

 
 

 

 

渔民渔业
离我们很近

 

讲述者:陈明智
智渔品牌与设计总监

 

 

 

 
可能公众会认为,这些问题跟我没有关系!但如果身份互换呢?比如你的父亲是出海抓鱼的,母亲补网、卖鱼的。这个时候,为他们争取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你还会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吗?
 
渔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很容易被忽略,但是他们的工作产出——渔获又跟我们息息相关。说到海洋,会想起古时八个字——“鱼盐之利,舟楫之便“,海洋自古以来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就是这三样,一是提供交通运输的便利,二是提供盐,三是渔业,这足以说明,哪怕是在以农业文明或黄土文明为绝对主基调的古代中国,渔业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给渔民体面、尊严,关注到渔业背后这些更隐形的渔民,是我们拍摄《让渔回家》的初衷之一。

 

 

而渔民接纳我们的方式更让我这辈子都难以忘记。展出的七十多张照片中有一张我印象最深,就是一个渔民在甲板上抖被子的那张。平时这些渔民出海都会睡在船舱里的,毕竟可以躲避风雨嘛,但那天我们一行四人上船拍摄,到了后半夜大家都休息的时候,渔民们一声不吭的就把自己的被子铺在了甲板上,让我们睡船舱,他们自己睡甲板。

 

很多人好奇为何“让渔回家”是用三点水的这个渔呢?项目的英文译名Bring the fish to table,bring the fishermen home就告诉你咯:一是餐桌上一直要有鱼的供应,因为这是我们大部分人家庭生活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健康美好生活的保障之一,我们的追求;另一方面,渔业承载了很多东西——如何科学、智慧地去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以及社会的规则,这些都饱含了先民的智慧、传统和价值观。比如,不要竭泽而渔,在海上互相救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核在渔业这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从人类出现以来,采集、捕猎还有渔业就是最基本的生活材料获取方式。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采集渐渐被种植取代,陆上的捕猎也渐渐消失了,而渔业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却一直留存下来,而且还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这很值得深思。在其他的传统方式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它还一直保持生命力,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较长时间内还将继续保持,所以渔业是非常复杂而且内生动力非常强劲的一个产业。
 
《让渔回家》就是让渔业回到它的精神家园,试图挖掘它长盛不衰的历程中做对了什么,它迎合了社会、自然、人文的哪些需求,这是我们所理解的渔业精神家园,也是命名的由来。

 

 
 
 

 

 

除了禁渔,

还可以做什么?
 

讲述者:李劲松
智渔政策与发展总监

 

 

 

 

这些天大家都关注到长江白鲟的话题,其实,它自80年代开始已经是濒危物种,保护措施也出台了30年,但是白鲟的状况却没有改善,跟白鲟息息相关的长江生态和渔业资源,仍在持续衰退,四大家鱼的野外原种数量都在急剧下降,种种努力效果都不太明显。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其中有渔业资源本身的困境,更有渔民生计和经济发展跟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原有发展和认知阶段、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做了这么多事情,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破局的方法,可以推断,应该是有一个或数个关键因素没有更早地考虑进来。
 
渔民群体,他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之一,但也是渔业资源枯竭的承受者,他们到底是怎样对待渔业资源的变化,去理解和应对这个变化的,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或许就是找到内在改变动力的关键。

 

 

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可能都不够重视这一点,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总是带着过多的外部视角。我认为(要求)渔民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其实这些措施和方案,可能跟渔民自我行动的决策驱动机制是不完全相符的,或者跟渔民承受的生计压力和过低的职业尊严是不匹配的——渔民成了被动管理、被动服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陷入“猫和老鼠”的局面。
 
在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可能需要更多元的视角,除了政府、科研机构、市场之外,还有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也就是沿岸的那些渔民、上下游产业的从业者。可以看到,现在长江十年禁渔,政府非常重视三十万渔民转产之后的安置问题,保障渔民基本的生计需求,这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强调的生态、生产、生活三者深度融合的一个体现,人的因素、每个个体的微观维度,越来越多地被纳入考虑和尊重。

 

 

“长江无鱼”的前车之鉴已经摆在眼前,在南海渔业资源也出现急剧下降的信号,但还没有敲响“南海无鱼”警钟之前,我们可以怎么做来避免重蹈覆辙?如果没有其他的力量介入,那就很可能像长江这样一直走到无法维系的情况下,再采取休克式疗法的一刀切全面禁捕?真正到了这一步,对于社会和个体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后果。
 
所以,今天的长江、白鲟都反复在提醒我们,我们要做的工作得趁早,而且在除了现有的常规行政管理和渔民的自我约束或其他经济力量的介入之外,我们还需要创新和更多尝试,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渔业社区和渔民对生态的认识和他们利用资源的行为模式,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去理解,了解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实际问题是什么,未来的期许是什么。在真正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围绕这样的问题设立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坚信,解决方案一定在现场!
 
因此,与其在办公室和实验室设想怎么解决问题,设计所谓的解决方案,不如我们真正走到他们身边,走进他们的生活,去建立情感链接,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去挖掘他们自己的智慧,我想,这或许就是我们之前遗漏了的破题路径。

 

 
 
 

 

 

让渔回家,

回谁的家?

 

讲述者:吴元亮
水印天联合创始人

 

 

 

 

我没有现场参加分享会,因亲历“让渔回家”这个海南渔业文化搜整项目的诞生,若要说点什么,可能现在打字比现场张嘴更适合我。

我至今仍记得当初智渔伙伴加微信说要转载“还看”公众号帖子《尖界是个什么界?》时的情形——看着“智渔”这两个字,我有点发蒙:什么意思,智慧渔业,还是智创渔业?我进去它的公号里,试图快速解惑,但最终慧根不足,只算是知道这是个NGO,渔业的NGO,然后,公号里的关于“渔”-“鱼”的那些更具数据化、学术化的文字,其实是与我有距离的。
 

我当时有种极朴素的想当然:他们要转载《尖界是个什么界?》,无非是让自己的公号里增加些有别于数据化、学术化的内容,这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眼球时代,无论何种眼光,有眼球吸引力总是第一位的——对我来说,能有人把尖界渔业的小而美亮给更多人看,何乐而不为。

 

 

尔后,智渔的来访让大家真正相识,也真正找到了一个NGO和一个视觉传媒公司的叠合处:他们有专业化的情怀,而我们身处把情怀可视化、亲众化的专业。“渔”,是双方情怀的一个公约数——与此同时,情怀被虚幻地乡愿化甚而流于恶俗,似乎是双方言语间意会却不去说破的共鸣——晾干情怀,做点“渔”事,这才是共鸣中的要义。
 
“乡愿”是好的,“乡愿化”未必。去“化”的唯一途径,是离“乡”近一些,再近一些,哪怕你越走近它越觉得它遥远,但总之,尽己所能,近一些。孙诺多年来对莺歌海、尖界等渔业乡镇拍摄创作,于我而言,即是他近乡的方式;智渔是个立足于本土的渔业NGO,那么,立项进行渔业文化的搜整,即是它的近乡方式——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摄影、摄像,记录、整理,呈现、展述……智渔和水印天在这些字眼里是有着各不相同的侧重和自我的,但在“渔”这件事上,我们找到了共同的频道。如果说各人心里关于“渔”的乡愿,终归是各自成长记忆里的小格局,那么,在智渔身为NGO的视角里,“渔”事从产业现状、今昔变迁、资源环境、发展追叩,乃至习俗传承、生活流变、图腾信奉、人心敬畏等,不仅事关NGO的公心,也事关社会的良心,并且,可能会触及从业者的执心、管理者的政心、关注者的是非心。总而言之,既入乡愿“渔”途,祈望众心同归,这即是我心里“让渔回家”的初义。
 
那些我们总在影像跟前或亲身去叹谓的渔镇、渔乡、渔港,真的不应该只是旅游视角里或美丑各一、或勉为隽永、或斑驳唏嘘的图景,也不应该只是隔行如山各自珍重的社会它态。在生态食物链上,从环境生态至业态劳作,再到个人果腹——这个链条从海平线一直扎到个人食膳,人人相关。反过来,人人相关的城市发展、生态忧患、人文共识等,也事关那些渔镇、渔乡、渔港。所以,“让渔回家”的“家”,有两个维度,一是从业者的维度,二是关注者的维度,这也是风貌、仪典、敬畏、共生、渔艺、渔俗、渔获、边界、转型、责任等十大关键词的出处和回嚼。

 

 

若从初心而论,目前大家所见的《让渔回家》视频及摄影展,只能算是“让渔回家”寻求关注的初尝试。于我而言,真心希望它在让眼球向自己转的同时,还能持续努力,让更多的目光在自己身上交织——织成话题,让人们不仅看到即景,还能感慨处境;织成飘带,系在从业者和关注者都能看到的地方;织成伞棚,可集聚这些或那些于渔业的关心和护理;织成网标,能妥善地投掷在渔业生态和人文善境的前方。

 

 
 
 

▍结语
 

 

2019年《让渔回家》的镜头还只选择了海南的五六个渔村和从事捕捞的一小撮渔民,而真正可以呈现的渔业百态还远没有呈现出来。《让渔回家》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可做的事还有很多。

 

《让渔回家》将继续围绕着“风貌、仪典、敬畏、共生、渔艺、渔俗、渔获、边界、转型、责任”这十个关键词挖掘和呈现渔业的挑战与生命力。

 

什么是敬畏?渔民在生产过程中,对非自然力量的敬畏具体转换成了对妈祖的崇拜,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敬畏是智渔在努力挖掘的,那就是渔民对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敬畏,如何取之有度,如何保证未来世代的权益,如何保证繁殖期的母鱼不被捕捉……

 

 

这样的敬畏也可以理解为智慧,因为如何有节度地使用鱼类资源,渔民有自己的认知,只有持有这种敬畏才能保证资源的长期利用。

 

什么是转型?什么是边界共生?后续的挖掘依然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来做支撑,我们不能喊口号,我们对问题的识别、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辨都是支撑传播的坚实基础,反过来,传播也是让我们能够传达价值主张,吸引更多同行者的必要途径。

 

当更多媒体、艺术家、消费者都聚焦到渔民和渔业的时候,我们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就更有可能构建一个接近真实的渔业社会运行模型,也更有可能基于这个模型去探寻和识别下一步的发展路径,也才有希望避免江河湖海面临的无鱼困境。

 

《让渔回家》也许就是那把破局的钥匙。

 

 

 
 观展指南
 
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上,紧邻省政府国兴办公区,周一至周四和周六每天的9:00-17:00,周五9:00-12:00均对公众免费开放。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月10日。省规划展览馆分两层,向您全方位展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及规划建设情况,浓缩了海南的昨天、今天,展现了海南辉煌的明天,包括 “规划海南”全省沙盘模型演示和“中国梦·海南畅想”180 度弧幕影院。除了本次影像展,市民来到这里,足不出馆就可以了解一个立体的海南。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
 
转载声明

本文为智渔原创,图片均由水印天拍摄,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