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NEWS
打桩机阵阵轰鸣、工程车穿梭往来、施工工人紧张有序作业……近日,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学生生活三区工地上,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陵水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颖森介绍说,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3个重点园区之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已在此入驻办学。学生生活三区用地总面积约74.25亩,其中原有农用地约72.75 亩、建设用地约1.5亩,这些土地均是国有土地。从今年2月申请办理项目农转用手续以来,陵水局派专人跟进,及时解决项目要素保障问题,极大节省了农用地转用审批时间。项目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全流程审批,仅用了30天。
这只是海南高效推进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从规划保障、耕地占补平衡、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用海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建立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对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合理用地用海实现“应保尽保”
截至今年11月中旬,海南今年311个省级重大项目中,296个项目完成要素保障,完成率达95%,有力推动了投资扩容增效,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主动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万泉河上游的牛路岭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新一轮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后可解决琼海、万宁两市56.6万亩农田灌溉及21个镇的生活和工业用水。
今年以来,海南厅联合水务厅、林业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水利水务项目建设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水十条”)、《关于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持台风“摩羯”灾后恢复重建和复工复产若干措施的函》(以下简称“灾九条”)。为充分发挥“水十条”“灾九条”等支持政策效能,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靠前服务,指导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对临时用地、原址改造建设、临时使用林地等合规办理审批手续,努力压缩审批时间和流程。
“万宁境内渠系线路总长99.21公里,其中规划临时用地1900亩,现已办理临时用地手续约1200亩,剩下约700亩用地手续正按照'灾九条’等政策办理。”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周志军介绍说。
“以往类似项目,从办理审批手续到开工建设差不多要等一年的时间。如今得益于'水十条”灾九条’,一些区段用地手续极大简化,这对于重大线性工程建设真是一场'及时雨’。”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明娟说。
在海口市琼山区,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海南500千伏椰城输变电新建工程即将建成。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管制科副科长张辅宋介绍,项目用地总面积77.81亩,要素保障工作涉及用地用林。企业今年1月2日提出用地申请后,海口局立即指派专人对项目用地手续办理工作进行全盘研判,同步开展预征收、节地评价、用地预审、林地审批、征转组卷材料收集等全流程服务,1月26日完成用林审批,2月21日批复了该项目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时间。
“为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我们派出'督帮服’一体专班下沉市县靠前服务,及时解决用地用海手续办理遇到的问题。”海南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副处长郑玉洁介绍,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确定后,市县政府可统筹开展土地征收前期工作。交通、能源、水利等工期较长和前期工作情况复杂的项目,建设单位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项目投资主管部门意见或项目建设实际,申请分期分段办理用地报批手续。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批准农转用和土地征收519宗,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4.36万亩,同比增长 36%。
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强化城市更新行动要素保障,海南构建了要素专项保障体系,提供定制化资源保障服务。例如,允许多宗土地通过一幅多宗方式挂牌出让,整体核发一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推动城市更新片区内住宅、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用地与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用地一次性组合供应,实现整个片区统筹一体化更新。
地处海口城西片区核心区域的海虹建材城,以前土地利用率低、投入产出低,与周边新建住宅、海南医学院等高校群聚的风貌格格不入,密集的老旧建筑还存在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将这里原来的办公楼、厂房、门面房等老旧建筑基本拆除。
海南德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舟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将在这里打造精品宜居小区,一期项目用地约37 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栋板楼,配套商业裙楼。“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支持下,该地块顺利完成土地整理,高效推进土地挂牌。目前项目规划方案已进入公示阶段,我们有信心借助城市更新的东风,切实改善这里的人居环境,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黄小舟说道。
在澄迈县大丰镇才存村,当地返乡创业青年、乡村振兴带头人徐取俊正和乡亲们修复在强合风“摩羯”中受损的农舍和果园。他告诉记者,《大丰镇才存社区村庄规划(2020-2035年)》获批以来,当地坚持规划引领,依托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旅游、壮大康养产业、打造共享农庄,经受住了台风等考验,实现了乡村经济稳步发展。
海南出台进一步支持共享农庄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各地探索建立混合用地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共享农庄项目中涉及的加工、仓储、研发等用途混合利用,并按照主导用途对应的用地性质实施差别化点状供地;鼓励共享农庄项目优先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在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指导下,我们按照村庄规划,积极盘活存量用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2块面积约3亩、8亩的建设用地供应。这些地块也是我们发展共享农庄的意向用地,有望增加产业规模,让共享农庄以生态为依托、农业为基础、旅游为引擎的融合发展道路走得更稳,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徐取俊说。
加强用海要素保障,助力“向海图强”
丰富的滨海景观是海南旅游业的鲜明特色。今年7月,海南厅、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用海用岛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简称“海十条”),从简化用海用岛审批手续、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助力海南“向海图强”。
“按照海域使用相关法规,公用设施用海、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用海、养殖用海,经批准可减缴或免缴海域使用金。‘海十条’提出,部分海域使用金减免审批权限由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财政厅委托给市县实施,此举不仅提高了海域资源利用效率,还直接节省相关审批时间2个月以上。”海南厅海域海岛管理处副处长赵立喜介绍。
除了优化审批流程,海南“土地超市”平台里的“海货”也多了起来,从去年起新增了海域使用权货架。“过去企业申请项目用海,要经过较长的前期审批流程。目前'土地超市’平台上架位于渔业用海区的海域,均已完成前期审批工作,实现了'净海’出让,助力企业拿海即开工。企业和群众不仅能从'土地超市'平台线上查询海域位置、面积等信息,还能浏览宗海影像情况,实现'云上选海’。”赵立喜说。
三亚市是全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今年夏季,三亚海棠湾滨海木栈道全线贯通,为推进海棠湾湾区滨海酒店带提质升级注入新动能。“这些木栈道位于酒店与沙滩之间,在海防林中穿行,总长近10公里,沿途尽是美景,通过建设木栈道把滨海酒店'串珠成链’,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优质的亲海空间。”海南熹棠文旅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郭泽奇介绍。
据了解,铺设这些木栈道的沙滩属于国有林场土地,由于之前缺乏明确的细化政策支持,建设和管护限制较多。对此,今年当地政府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多次开展调研,根据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制定细化支持举措,确保木栈道建设与合法合规用地两不误。
有了政策支持,10多家沿途滨海酒店积极认建木栈道、认养海滩,在保护好海防林、沙滩的同时,结合各自经营需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搞沙滩餐吧,办草坪婚礼,让游客有了更加精彩的休闲体验。
当地一家酒店业主彭团结感慨地说:“这项好政策,既精准又给力,有效激发了酒店经营活力,让海棠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把工作真正做到了企业心坎上。”
来源 | 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