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馆动态 >

媒体关注丨多元视角解构“地图上的海南”主题展——山海诗境共阅海南

时间2025-09-08
图片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在祖国的版图南端,海南岛是镶嵌于南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人知道它或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或因其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或者是因其蓬勃向上的现代发展态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海南岛有不同的印象,那如果从多元的视角来看海南的发展历史,又会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8月29日,“山海诗境 时代新章——地图上的海南”主题展览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开幕,展览以“时间轴+空间轴”为双主线,通过百年历史地图、最新测绘地理信息成果、高清遥感影像、实景对比照片等多元展品,生动铺展海南跨越百年的发展长卷,让你品鉴不一样的海南。

诗图为引,时光为弦

穿越千年海南

海南,一片被碧海包围的海岛热土,有着异常独特的魅力,从古至今,人类对海南的探索从未停止。在这个主题展览中,策展团队以诗为引,以图为媒,以时光为弦,让观众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能领略海南千百年来文化历史发展的源远流长。

看中国历代地图,海南岛北望琼州海峡,烟波渺渺;西临北部湾,碧波万顷;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海南岛孤悬海外,属于荒远边陲之地,文化氛围稀薄,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于大陆地区。因此,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谪居海南前,下笔写下“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立志要在海南这片蛮荒之地教礼义、劝农桑,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无论是古人或今人,当踏上海南岛后,就会发现海南岛山海相连,万物和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海南地图,海岛上的山,或如五指擎天,撑起琼岛的脊梁;或似翠屏环海,勾勒出南国的灵秀,是大地写就的诗行。在明代时期,少年丘创作的七言律诗中写道“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用拟人手法将海南岛最高山五指山比作“巨灵伸臂”,描绘海南岛这一地理标志的雄伟景观,又暗含着少年对中原文化的向往。

除了山,还有海,看海南岛地图,海洋环抱着海岛,有渔村疍家的棹歌唱晚,有故巷码头的商船辐辏,是生命的摇篮,也是文明的纽带。海的诗情画意,让人遐想无限,也许是在某个傍晚或是清晨,苏轼在归途中写下了“贪看白鹭横秋浦 不觉青林没晚潮”,表达了对海南的留恋。

再细看海南地图,流动的江河是这片热土上的血脉,以中部的五指山、鹦哥岭等山脉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涓涓细流从山谷雨林里流出,奔涌入海,每一道水脉都诉说着自然的馈赠与人文的积淀。海南明清时期的“四大才子”之一王佐跋涉琼州各地,探访故土风土人物,写下:“海南自有三江润,岁月长流泽国春。”

25291485_hnrbtp3_1757233449958_s.jpg

△“山海诗境 时代新章--地图上的海南”主题展。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供图

 

“时间+空间”双主线

铺展海南历史长卷

岁月变迁,海南岛上的文昌、三亚、海口海甸岛等沿海区域,从椰林掩映的渔村到高楼林立的都市,从碧海银滩的宁静到自贸港建设的沸腾。时光冉冉,黄道婆、鉴真和尚渡海漂流的古崖州变成了人才汇聚的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多种深海装备从这里落地入海,继续闪耀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此次展览以“时间轴+空间轴”为双主线,通过百年历史地图、最新测绘地理信息成果、高清遥感影像、实景对比照片等多元展品,生动铺展海南跨越百年的发展长卷。

码头港口是海南岛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传承的标志之一。通过照片、历史地图的对比,曾经帆樯如林的水巷口,演变成美食、旅游、零售等商业业态集中的商业街;曾经流传东坡食蚝趣闻的白马井,不但仍是盛产海虾生蚝等海产品的天然渔港,也是承担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商业港口。

建筑是见证人类发展历史的遗产之一。海南岛上的古城与古建中沉淀着历史的印记。“府城+所城”的双城格局彰显海岛营城智慧;东坡书院的庭院里仿佛还回荡着东坡先生的吟诵之声;文昌的铺前镇、骑楼老街、溪北书院、斗柄塔等记录着千年港埠的繁华;定安定城镇,保存完好的城垣与古牌坊,宛如一幅幅古老画卷,诉说着小镇的悠悠过往。

25274471_hnrbtp3_1757233589401_s.jpg

参展观众在展区观展。尹建军 摄

 

六个维度

多元展现海南岛未来活力图景

从布局上看,展览分为“琼域经纬”“琼峦叠翠”“丝路千帆”“万泉流碧”“琼崖风华”“椰光城影”六大篇章,从地理基底、生态资源、海洋贸易、民生发展、文化传承、城市建设六大维度,诠释海南的独特魅力与发展轨迹。

每个维度下的海南岛,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面貌,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从生态资源上看,全国唯一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诸多濒危物种和海南岛特有物种的庇护所,是黎族人民长期定居、创造独特岛屿性部族文化的场所。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宛如一条翠绿丝带串起儋州、昌江、白沙、东方等9个市县,将热带海岛的生态与人文之美逐一展现。

从城市建设上看,曾经的荒羌之地上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海口江东新区崛起为现代化新城;文昌航天城托起中国人的星辰梦想;琼海乐城先行试验区引领医疗创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孕育南繁硅谷的生机。还有万宁的冲浪胜地、陵水的教育高地、儋州的国际航运枢纽、澄迈的生态软件园……每一处新城的建设都是海南自贸港蓝图的生动实践。

从民生发展上看,昌化江从黎母山的峡谷穿越,在大广坝水库积蓄力量;南渡江自中西部的松涛水库奔涌而下,绵延千里;万泉河从牛路岭的青山翠谷走出,在博鳌玉带滩拥抱大海。坐落于海南岛上的一个个水利工程,通过江流河道、水渠连接成水网,服务于海南人民的生产生活。

地图是测绘地理信息的重要呈现形式,既是记录时空变迁的“时空档案”,更是承载国家主权、历史记忆与文化脉络的“主权凭证”。不少观众认为,此次“山海诗境 时代新章——地图上的海南”展览呈现了海南从过去到现在的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生态保护、地标建设、港口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等方面成果显著,彰显出海南发展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来源 | 海南日报

编辑 | 陈国智

审核 | 苏军 邢代洪 胡亚利